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東盟特種設備檢測研究中心簡介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東盟特種設備檢測研究中心(簡稱“中特院東盟檢測中心”)由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簡稱“中國特檢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簡稱“廣西特檢院”)合作建設的中國特檢院廣西高新技術推廣應用研究中心升級建設而成,中心的建設運營設在廣西特檢院,兩院利用各自品牌、人才、技術、裝備、信息、資源、科研和區位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打造東盟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高新技術服務平臺,搭建中國與東盟國家特種設備領域交流平臺,面向東盟國家開展檢測業務合作、高新檢測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標準研究及互認、質量認 證、人才交流培養、信息傳遞、合作交流等業務工作。
中國特檢院是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直屬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事業單位,是中國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領域具有較強實力的檢測研究機構。主要從事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游樂設施、廠(場)內機動車輛等八大類特種設備及相關產品的檢驗檢測、研究開發、型式試驗、設計文件鑒定、行政許可鑒定評審、法規標準制修訂、能效測試、安全評定、風險評估、技術仲裁、失效分析、事故調查處理、司法鑒定、應急救援、產品(體系)認證評審以及資格考核、技術咨詢、信息及網絡服務、編輯出版、學術交流等工作。中國特檢院是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中國鍋爐水處理協會、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委員會、全國索道與游藝機及游樂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單位的秘書處掛靠單位;是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許可辦公室、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中心等機構的代管單位,與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日本等40多個國家的政府安全管理部門、學術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友好互往關系,并與LR、TüV、ASME、KIWA GASTEC等世界著名標準機構和檢驗集團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中國特檢院擁有各類儀器設備2900臺(套),實驗室或試驗區域14個,合作建立的各類實驗室和新技術推廣應用中心20多個,固定式長管拖車檢驗站8個。已獲國家批準籌建的“國家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技術研究試驗基地”,包括13個研究試驗中心,65個實驗室。中國特檢院現有員工622人,其中:研究員13人,高級技術職稱人員86人、中級技術職稱人員94人;博士/博士后23人,碩士139人,本科127人;有國務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5人;高級檢驗師19人,檢驗師133人項,Ⅲ級無損檢測資格93人項。中國特檢院成為全國質檢系統首批兩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已培養博士后4人,并與全國知名大學及科研機構共同培養博士10人、碩士100人。中國特檢院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資源和科研能力,截至目前已累計突破200多項關鍵技術,取得130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成果獎勵62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重大科技成果獎(2項)、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25項)、國家標準創新獎等。
廣西特檢院是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核準的省級特種設備法定檢驗機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直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全區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廠內機動車輛及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的法定檢驗、檢測,以及節能測試、科學研究、許可鑒定評審、特種設備安全應急指揮及事故調查處理、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等工作,負責為全區各級政府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提供技術支撐,為特種設備相關單位提供技術支持。全院現內設18個部門及柳州等12分院,在職職工517人,其中教授級高工4人、高級工程師56人、工程師162人;廣西十百千人才1人,國內熱能工程、實驗力學和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知名學術帶頭人1人,博士后1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70人,理工科本科學歷339人;高級特種設備檢驗師5名、高級無損檢測人員12人,特種設備檢驗師187人,美國石油協會檢驗檢測證6人。全院固定資產近1.8億元,擁有各類檢測裝備2000多臺套,包含美國西南研究院MsSR3030超聲導波系統等國際領先水平的裝備100多臺套,形成埋地管道非開挖檢測技術等高新核心檢測技術10余項。已建成金屬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廣西北部灣特種設備安全實訓中心等三大中心;先后承擔30余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編制廣西地方標準6項,獲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廣西重要技術標準獎2項和地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2項,軟件著作權成果登記1項。